2025年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年度论坛 – "探索气候金融与地缘政治:转型之策"


香港2025年9月9日 /美通社/ —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HKGFA第八届年度论坛今日举行,主题为”探索气候金融与地缘政治:转型之策”。本届论坛作为”香港绿色周”(9月8-12日)的开幕活动,为本周由香港金融管理局统筹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年度盛事揭开序幕。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及会长马骏博士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及会长马骏博士

论坛汇聚了政策制定者、监管机构、和私人机构代表,一起深入探讨可持续金融领域的区域合作、创新和解决方案。近1,500名来自香港、中国內地、亚洲及其他地区的与会者亲临现场或以线上方式参与。

今日一连串启发思维的讨论和炉边谈话中,行业专家和可持续金融领域的思想领袖深入探讨了关税上升和地缘政治对全球绿色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影响。他们讨论了香港在引领亚洲气候转型中的关键角色与跨境绿色交易机遇。此外,专家们也分享了实现”净零转型”的实务策略,以及如何应用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实现高效的转型策略。

中国内地及香港特区政府高级官员出席了此次论坛并担任主礼嘉宾,包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博士和香港特别行政区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先生。许正宇局长在下午的论坛上致欢迎词,重点强调香港的四大核心策略,包括促进市场发展、推动金融创新、提升可持续发展透明度、培养人才和强化数据能力,以打造一个互相协作、高韧性且可持续的未来。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及会长马骏博士表示:”展望未来,香港特区和中国內地都具备优势,能在带领亚洲进行气候转型方面担当关键角色。香港不仅具备条件,更肩负重任,作为区域性平台推动标准制定、政策对话、产品创新和能力建设,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

马骏博士同时宣布试行推出”HKGFA-CASI可持续金融高级研修班”线上课程,旨在支持香港扩大可持续金融领域能力建设与人才培育的使命。通过这项独特合作,学员可以获得自主进度培训课程,并掌握全球与区域可持续金融市场的最新动态。

在上午的炉边谈话里,香港大学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主任和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教授李成教授、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张蓓博士、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埃里克•伯格洛夫博士(Dr. Erik Berglöf),一起探讨亚洲在绿色贸易和绿色金融合作方面的机遇、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Multi-jurisdictional Common Ground Taxonomy)的应用,和自愿碳市场的区域互联关系。

在四场专题讨论中,香港绿色金融协会的成员和行业领袖分享了以下见解和实务考量:

  • 变迁的全球经济:关税与转型的应对之道:
    面对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的冲击,能源转型投资势头依然强劲。与会专家分享了发行机构应如何处理与转型相关活动的标签分类,并提供将”净零排放”愿景付诸实行的具体方式。专家强调,必须采取因地制宜的区域策略,充分考虑当地的背景与动态,尤其在亚洲,企业正采用多元化的策略去达成2050年后持续迈向净零的目标。
  • 创新融资机制:
    为动员私人投资推动亚洲气候转型,关键在于建立与多边开发银行、保险机构、私人机构及慈善组织等的多方合作(即公营、私营、慈善的三方伙伴关系)。然而,这类混合融资架构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知识缺口、专业能力不足、缺乏具投资价值的项目等挑战。政府的支持和整个行业的能力建构,对于将理念付诸实践至为关键。
  • 应对绿色供应链变革建构韧性经济体系:
    香港在2025年起实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SSB S1和S2标准对齐的可持续发展披露要求,强制企业进行气候相关披露及范围三供应链排放报告,这将推动企业绘制碳排放图谱、公开数据并与供应商协作降低碳排放。企业持续探索创新解决方案以实现气候目标,例如在建筑和交通领域脱碳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绿色钢铁。此外,分类标准与可持续金融指引(如国际资本市场协会ICMA规范)有助于遏制漂绿现象,引导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与产业领域。
  •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绿色科技:催化与推动转型策略:
    与会专家强调,向新兴技术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转型是促进减碳和增强气候适应力的重要推动力。企业在气候风险管理、投资者在ESG尽职调查,以及银行在转型规划中均积极采用相关技术。金融机构加速采用创新绿色技术对调动资本和支持公平、高效的转型至关重要。

今年初,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推出”转型规划知识库”,协助金融机构和企业掌握可靠转型计划的核心要素,以提升相关认知与能力。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也持续致力支持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并在论坛上预览了即将发布的两份报告:

一、《推动香港建筑节能改造》是由业界主导的研究报告,聚焦在建筑翻新议题,并提出促进建筑环境减碳的政策建议。报告深入探讨扩大翻新规模所面临的结构性及财务挑战,回顾本地及海外的相关政策,并就香港市场提出关键诉求及建议。

二、《调动可持续金融,逆转自然资源流失》探讨可持续金融在应对生物多样性流失方面的变革潜力,强调金融机构在推动有利自然的投资中所担当的关键角色。报告透过香港、中国内地及亚洲地区的案例研究,展示可持续金融如何调动私人投资,以填补每年高达7,370亿美元的生物多样性资金缺口。

香港绿色金融协会致力推动全球合作及持份者参与,并获委任为香港自然相关财务揭露(TNFD)咨询小组的共同召集人,带领市场发展和能力建构,发掘自然融资的潜力。

今年的香港绿色金融协会年度论坛由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渣打银行、中信银行(国际)有限公司、穆迪评级、法国外贸银行、法国兴业银行和惠誉常青(Sustainable Fitch)赞助。



文章来源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