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为媒,共飨温暖:太太乐“爱心厨房”书写3年公益长卷


上海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2025年9月5日正值中华慈善日,上海闵行区夕阳红养老院残疾人养护部内飘散着浓郁的鸡汤香气。太太乐志愿者团队带着丰盛的礼物,携新品太太乐鸡汤鲜鲜鸡汁调味料(以下简称“鸡汤鲜”),为学员们精心烹制了一顿特别的午餐。这场持续3年的公益接力,正以美食为纽带,书写着企业力量与社会责任双向奔赴的暖心篇章。


中华慈善日送温暖:爱心鸡汤面香传温情

当天上午9:30,在太太乐公共事务总监刘士艳的带领下,太太乐志愿者团队准时抵达上海闵行区夕阳红养老院残疾人养护部园区。院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园区的基本情况,并播放了太太乐当天首映的公益影片。之后,刘士艳总监发表致辞,她深情回顾了初次到访此地的深刻感受,表示一直以来都坚持做正确的事,并因此收获颇丰。她坚信,在太太乐的努力下,会有更多人支持残疾人养护部这类机构。太太乐始终坚持“授人以渔”,让孩子们学会烹饪技能以回馈那些关爱他们的人,从而变得更加快乐。


随后,太太乐志愿者与帮扶的原悦苗园学员们(以下简称“学员们”)展开了温馨的互动,一同打乒乓球、桌球,还共同做手工,用真挚的陪伴传递着温暖与关怀。在欢声笑语中,这些特殊孩子与外界的隔阂逐渐消融,彼此的心紧紧相连。


临近中午,由太太乐厨艺顾问带领的小厨师团队,用新品鸡汤鲜一同给园区的学员们现场烹饪爱心鸡汤面。自2023年太太乐“爱心厨房”第二站在悦苗园落地起,这支公益团队就定期去学校给孩子们上烹饪课。今年6月,首批学员手握毕业证书,从最初怯生生不敢踏入厨房,到如今能为同学烹制佳肴,用双手回馈朝夕相伴的师长。活动尾声,太太乐志愿者团队将一碗碗爱心面条送到学员手中,这份承载着深厚情谊和贴心关怀的礼物让学员们欢欣雀跃。


技能赋能自信成长,特殊家庭重燃希望

2022年9月,太太乐的公益之路始于与特殊儿童群体的双向奔赴。在上海的两家特殊人群学校——上海浦东星星彩自闭症关爱中心、上海悦苗残疾人寄养园,太太乐意识到:仅仅靠物资援助难以触及特殊儿童成长的核心需求,以授之以渔的理念开启“爱心厨房”项目。在每周的烹饪课上,太太乐的大厨从择菜、洗菜开始教起,循序渐进引导学员们掌握烹饪技能。第一年,学员们在指导下完成了一碗素面。3年过去,学员们已能用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惊艳全场。这种技能提升带来的自信转变,正是“爱心厨房”送给学员们最珍贵的毕业礼物。

美食没有距离感,爱亦如此。通过爱心厨房项目,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延续温暖的队伍中,亲眼见证孩子们的成长蜕变,家长也因孩子生活能力的提升而重燃希望。一位星星彩的志愿者告诉太太乐志愿者团队,身为自闭症孩子的妈妈,她深知这个群体面临的误解和困境。在外人眼中,这些孩子或许比较特殊,但在父母心里,他们就是宝贝。“爱心厨房让我们家孩子学会了烧菜,看着孩子们今天的进步,给了我们家长最大的信心。作为一个志愿者,能帮助到更多的特殊家庭,给他们带去希望的话,相信明天就一定会更美好。”她动情地说。

跨越山海的温暖接力:公益版图持续扩张

在关怀特殊儿童的同时,太太乐也将触角延伸至更广泛的青少年群体。自2022年9月启动以来,太太乐爱心厨房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各地:2023年5月,云南武定站点启动;2024年4月,怒江站点落地;同年9月,四川站点揭牌;2025年5月,青海站点正式运营……截至目前,七所实体厨房基地以星火燎原之势,陆续开展近百场烹饪教学课程,惠及万余人次。


2024年,太太乐联合新华网发起“小围裙”计划。作为爱心厨房的衍生活动,“小围裙”聚焦普通青少年群体,推动劳动技能教育在校园落地。今年,太太乐携手上海市校外教育协会,共同举办“今日我掌勺 绿色入厨房”少年儿童劳育实践活动。通过冠军厨房倡议、开设环保烹饪课,太太乐走进商场、社区及校园,让更多孩子体验到烹饪的魅力。

今年7月,在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的牵头下,2024年与太太乐“爱心厨房”项目结成帮扶对子的云南泸水市老窝镇中学师生们,受邀来到上海嘉定的太太乐厂区参观学习,从太太乐首席执行官曹辉手中接过印有上海标志性建筑的纪念小扇子,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参观了现代化生产车间,观摩了鸡精制作流程和烹饪过程展示,还与上海的小厨师们同台切磋了厨艺。这场跨越2500公里的相遇,让美食成为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纽带。

3年只是一个开始,向善的力量让太太乐的每个人紧紧相连,一起创造共享价值。在这场以美食为媒介的公益长跑中,太太乐正用持续稳定的资源投入与专业技能培训,带动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让“创造共享价值”的理念如鸡汤面的香气,飘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章来源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